民国时期,书法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被誉为“百杰”的众多书家们以笔墨丹青为媒介、抒发情感和时代精神的方式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民国三大家”——于右任(草圣)、沈尹默与白蕉——在行楷方面独树一帜;而吴昌硕则将金石入印章之中开创新风;“二王”(孙过庭)之法也得到了新的诠释和发展,“四宁”“七不”、“八面出锋”,成为当时重要的美学理念之一。《百年风云》一书更是通过记录这些杰出人物的生平事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来展现这一时期的辉煌成就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朽魅力
自清末民初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巨变,在这段历史长河中,"新文化"与“旧传统”的碰撞、融合不仅在文学艺术领域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国粹”——尤其是书法的传承与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名垂后世",是每一位有志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家所追求的目标之一;而提及近现代最具影响力的10位著名书画家时,《中华美术史》等权威著作虽未明列排名先后之序号但以详尽史料勾勒出他们各自的艺术成就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本文将基于这些资料以及个人见解尝试进行一次简要的梳理与分析》。(注)以下内容将以非正式排名的形式介绍这批杰出人物及其代表作品或风格特点并辅之以简要分析旨在展现其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不可忽视的地位和对当代艺术的启示意义。(共计约2537字)。